首页 > 文化交流 > 艺术文化
艺术文化

中国梦七夕文化周 “周家班”为传统文化呼喊

中国梦七夕文化周 “周家班”为传统文化呼喊

  • 2024-10-30
  • 来源:

第二届中国梦七夕文化周 “周家班”为传统文化呼喊

2018年10月 走遍中国网讯

近日,唢呐嘹亮锣鼓喧天芦笙相和,饱含丰富的音色交融碰撞在合肥天鹅湖的夜晚上空。第二届中国梦七夕文化周的第五天,一个来自中国安徽的民间吹打班――“周家班”惊艳全场。他们用唢呐、笙、笛、锣、鼓等乐器,释放出独特的音乐能量,激烈情感喷涌而出,充满中国元气。

唢呐声响彻七夕文化周

舞台上“周家班”的乐手们,坦荡热血、技艺精湛、合作默契,静静地述说着老百姓生命中的平淡与辉煌。勾起台下的观众的思念和期许,憧憬与抉择。

唢呐齐鸣,欢快时如火如荼,悲凉时如诉如泣,不知不觉中让观众沉溺其中,感知着极强的艺术魅力。观众席中,一位年过7旬的爷爷看得甚是认真,爷爷姓李,他告诉记者,“我们都把唢呐称喇叭,儿大离,女大聘,唢呐声,远近听。”确实如此,唢呐声传递着幸福与无奈;它带来喜,也带来悲;它使人笑,也使人哭。

致敬传统艺术不忘初心

前不久上映的电影《百鸟朝凤》用细腻的情感讲述了唢呐民俗文化传承的现代的社会问题,如绵里藏针。安徽得趣堂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第二届中国梦七夕文化周暨首届中国情歌展演活动主办方,把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唢呐吹打乐引进第二届中国梦七夕文化周,就是将其推向新高度,致敬不忘初心。

第二届中国梦七夕文化周发起人卢奕好介绍,“唢呐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它此起彼伏的吟唱中,能让人感受时间的无涯于苍茫,感受生命的沧桑变化,唢呐是中华民族瑰宝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借助七夕新时代的丰富演绎,让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更大程度化的凸显出来。值得庆贺的是,今年9月中旬“周家班”将亮相美国最大规模的芝加哥世界音乐节,让中国元气行走世界。”

据了解,周家班的故乡是在安徽省灵璧县尹集镇菠林村,那里是苏鲁皖豫四省交界之处,人口密集。自清末起,周氏家族便世代以吹打响乐为业,用唢呐锣鼓迎生送死,并出现在婚丧嫁娶、节庆典礼、庙会祭祀等重要的人生场合。“盛世悦民,乱世保身,拥一技之长,不惧荣辱沉浮。”这是周家班的祖训。2014年,周家班所演奏的音乐“菠林喇叭”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将七夕文化周进行到底

今晚(1930-2130)第二届中国梦七夕文化周暨首届中国情歌展演将继续践行中国梦七夕文化延申,奉献精彩的文化大餐。届时,将上演有趣的“钻帐篷”藏族婚俗表演以及极具韵味的苗族情歌对唱。还在等什么?晚上一起出发吧!

责编:王 格

上一篇 : 安徽南照举办首届古韵文化节 他驱车20小时赶回老家竞拍扶贫
下一篇 : 梨簧戏新唱――《灯灯调》和《牵手今生》

中医名人>>更多

乡村振兴在行动|

走遍中国网...

智慧大脑显本领

走遍中国网...

生态环境部:“十

走遍中国网...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