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交流 > 艺术文化
艺术文化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月花神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月花神

  • 2024-10-30
  • 来源: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月花神

时间:2020-03-04 11:29:00

十二月花神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山历史悠久,文化璀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犹显丰厚。民间音乐舞蹈“十二月花神”,历经300余年,―直广为流传。“十二月花神”是潜山古代民间灯会、庙会中的主要文娱表演节目。据考证早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就有”十二月花神”舞蹈的记载,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就以完美的音乐舞蹈形式在民间流传下来。

它是根据我国古代神话传说“观音洒净”为题材,以传统舞蹈形式表达劳动人民在盛世中的生活感情,舞蹈表达的是观音洒净水,使人间万物复苏,百花竞放的美好景象。歌词主题鲜明,是以歌盛世、庆升平、乐丰收、观花赏景为内容的十二首美丽的生活颂歌,每首都采用了我国古代优美、健康的典故。“十二月花神”的唱念字韵,沿用“中州韵”,并渗入大量“徽音”,尤其是潜山的艺人,这种方言更为浓重。唱腔在基本腔框架内,根据方言的四声调值,产生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调,更突出了这个舞蹈的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十二月花神”演奏曲的曲名叫“抱椿台” ,原是用笛子和洞箫演奏的。人物造型主要有观音、文(武)童和十二个花神,十二个花神头戴花枝冠,戴珠项链,穿淡红色斜领短上衣、白水袖、淡绿帔肩、粉红彩鞋,并分别头戴表示本月份的花枝冠。道具有云帚、白净瓶、柳枝、云片、莲台等。如此丰富的音乐舞蹈形式在民间特别是在黄泥一带最为流行,如黄泥镇每年十月一次的“忠烈大王庙会”及民国年间每年十月一次的“平安会”、水吼镇每年一次的“黄公会”等大型群众-都必须有该舞蹈的演出。“十二月花神”艺术绝大多数来自农民或农村手工业者,多表现民众生活、风土民情,反映出安庆及长江两岸舞蹈风格的秀丽文静,形成规范,流传至今。

上一篇 : 上海:拥有305年历史的商船会馆修缮后首次开放
下一篇 : 迎端午,老兵颂党恩孝爱永传承慰问联谊会在沪成功举办

中医名人>>更多

乡村振兴在行动|

走遍中国网...

智慧大脑显本领

走遍中国网...

生态环境部:“十

走遍中国网...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