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交流 > 艺术文化
艺术文化

传承剪纸艺术 弘扬中华文化

传承剪纸艺术 弘扬中华文化

  • 2024-10-30
  • 来源:

传承剪纸艺术 弘扬中华文化

时间:2021-04-27 09:36:20

本报记者 李方达 文/摄

每周一,阜阳四中的占聚老师都要认真准备剪纸社团课的授课内容。从大学时代第一次见到剪纸被深深吸引,到工作后主动拜师学习,在校园开设剪纸兴趣社团……多年来,80后老师占聚一直在认真地学习剪纸、推广剪纸,用心传承这门艺术。

被剪纸艺术吸引

脑海里构思好图案,拿起一张纸、一把剪刀,随着手腕弯转、剪刀移动、红纸翻飞,不一会儿一幅造型优美、图案工整的作品就在占聚的手中成型出炉。

“第一次见到剪纸,就被它千变万化的造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吸引。”大学时代,占聚跟随老师到北京参加画展时,看到剪纸艺术家孙二林现场剪出多张栩栩如生的生肖作品,就在心里种下对剪纸感兴趣的种子。

从阜师院(阜师大)毕业后,占聚到阜阳四中当了一名美术老师。“一有时间就拿起剪刀剪剪剪。”自学剪纸一段时间后,占聚决心要系统地好好学一学这门艺术。“阜阳剪纸在全国很有知名度,本地的剪纸艺术氛围也很浓厚。”从读大学开始,占聚已经在阜阳生活近20年,平时在工作生活中也能经常见到赏心悦目的剪纸作品。

栩栩如生的图画、鲜活动人的故事、温馨有趣的生活场景……在这座被称为“中国剪纸之乡”的城市里,占聚学习了不少剪纸知识,也慢慢了解和接触到一些本地的剪纸艺术家。占聚决定向阜阳剪纸艺术家葛庭友拜师学习。

向剪纸艺术家学习

“葛老师对剪纸艺术的执着精神、对非遗传承的一片热忱,对我触动非常大。”2018年占聚和几位老师准备做一个有关剪纸的课题,第一次到葛庭友老师的工作室拜访。了解到占聚想要学习剪纸、推广剪纸的意向,葛庭友让她没事就来工作室学习、参加活动。在剪纸上,无论有任何问题、任何想法,想要请教、交流,葛庭友都会耐心地指导、回复。

“和葛老师学习以后,视野、思路开阔了许多。”占聚经常到葛庭友工作室观摩学习,见到了更多优秀的作品,也结识了更多的剪纸爱好者,慢慢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我现在追求的是剪出自己的风格,葛老师说一定要多学多练。”拜师后,占聚每周至少抽出3个晚上认真练习剪纸。不久,占聚的剪纸水平就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自己剪纸一定要先在纸上绘制好图画,沿着画好的线条剪。后来葛老师鼓励我脱稿剪,现在我也能快速地脱稿剪出一幅满意的作品。”

葛庭友还经常鼓励占聚等青年剪纸爱好者多参加比赛、活动。2019年,占聚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剪纸大赛,就在阜阳第五届民间工艺剪纸大赛中获得一个二等奖、一个优秀奖。“这次比赛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舞。”第二年,她又凭借作品《斗香囊》获得了一等奖。2020年疫情期间,占聚将居家时期的所思所感用剪纸艺术表达出来,创作了《宅家隔离静待花开》。后来葛庭友鼓励她拿着这幅作品参加“大爱无疆”北京・渭南全国抗疫剪纸精品展。结果一举拿下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传承剪纸艺术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阜阳有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喜欢剪纸、愿意学习剪纸。”占聚认为,能让更多孩子了解剪纸、喜欢剪纸并通过学习学会用剪纸进行创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和葛庭友老师学习后不久,占聚就在阜阳四中组织成立了剪纸兴趣社团。

“我在美术课上讲一下,要开设剪纸兴趣社团,当时就有不少学生报名。”每周,占聚会抽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上剪纸课。教学内容是占聚自己参考葛廷友的剪纸日记、剪纸画稿自己设计的。剪纸素材则大多取材于孩子们熟悉了解的传统故事或人物、动植物等。

发展到现在,剪纸社团已经成为阜阳四中最成熟、最活跃的兴趣社团之一。目前四中剪纸社团有30多名成员,其中有不少学生能自己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甚至有在大型比赛中拿奖的。“社团里很多孩子既有天赋又有学习热情。”占聚介绍,八年级的武千惠同学想象力丰富、造型能力强,去年还在市中学生剪纸大赛中得了二等奖。每当看到有学生创作出令人惊喜的剪纸作品,占聚就非常开心。


上一篇 : 国家图书馆开启“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下一篇 : 铁画“走出去” 非遗“活起来”

中医名人>>更多

乡村振兴在行动|

走遍中国网...

智慧大脑显本领

走遍中国网...

生态环境部:“十

走遍中国网...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