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治医师 防汛期间,如何防范传染性疾病? | |
宋丹丹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治医师 防汛期间,如何防范传染性疾病?
近期,全国多地受强降雨袭击,防汛形势严峻,随之而来的传染性疾病风险也逐渐升高。预防汛期传染病,我们应该怎么做?一起来听安徽省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与急性传染病防治科主治医师宋丹丹怎么说。 精彩观点 ![]() 防汛期间,最容易引发哪些常见传染性疾病?![]() 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也是汛期极易发生的: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由于洪水泛滥,灾区居民接触疫水的机会增加,血吸虫病的感染机会也增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要注意灾民安置点出现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疫情。 ![]() 为什么这些传染性疾病在汛期呈现易发多发态势?![]() 洪涝灾害发生后,洪水冲毁厕所、牲畜棚舍,垃圾被淹,容易造成水体的污染。另外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使灾区水源性和食源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的风险增加。 同时,洪水淹没粪池、下水道等,动植物尸体腐败,生活和居住环境恶化,蚊子、苍蝇和老鼠的等各种媒介的密度会在短时间内增加,钩体病、血吸虫等虫媒传染病发生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此外,灾区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居民迁移,灾区临时居住点人群密度高,卫生条件差,加上疲劳和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使得灾区居民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降低。 ![]() 面对汛期可能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我们应该采取有哪些防控措施?![]() 注意食品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勤洗手,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 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积水,清除粪便、垃圾,减少蚊蝇滋生, 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不随意丢弃。做好防蝇防鼠灭蚊工作,预防肠道和虫媒传染病。 防汛期间,要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尽量不接触疫水,必须接触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如穿戴胶靴、胶手套、胶裤等。 最后还要提醒,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医,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 |
上一篇 : 刘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用监管司司长 稳中求进、砥砺前行 推进年报公示工作 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 |
下一篇 : 今年汛期怎么防?对话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张家团 |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