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交流 > 人物访谈
人物访谈

杨捷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 命名委员会主任 拥有小行星命名权?不是发现者真不行

杨捷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 命名委员会主任 拥有小行星命名权?不是发现者真不行

  • 2024-10-30
  • 来源:

随着行星探测任务的深入开展,小行星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关注。是不是每颗小行星都有名字了?怎样才能给一颗行星命名呢?谁是中国小行星命名的第一人?快来听听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主任杨捷兴怎么说! 精彩观点 杨捷兴

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王太太要买小行星的愿望让许多网友调侃:直呼开眼!那么小行星是否可以买卖?小行星的所有权到底归谁?

不可以买卖。小行星的发现者拥有命名权,但我们目前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小行星上面蕴含不同的矿藏,这些宝贵的星际资源属于全人类。 杨捷兴

是不是每颗小行星都有名字?

我们现在命名的小行星,绝大多数是主带小行星,主要集中在火星和木星的运行轨道之间。满天的星星,除了行星,还有恒星。所谓恒星,就是相对固定在星空中不会移动的星星,恒星一般不能够被命名。 杨捷兴

怎样才能给一颗星星命名呢?命名后是永久性的吗?

在观测研究早期,小行星的命名是没有明确规则的,一旦发现就可以由发现者自行命名。随着小行星观测的发展,在明确小行星的精确轨道后才能按照发现顺序依次编号,最后经过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的专家、科学家讨论通过,发现者才可以为小行星命名。
所有得到命名的小行星被记载在小行星历表里面,不能再次命名,也不能更改名字,它的命名期限是永久的。 杨捷兴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这么热衷于给小行星命名?

给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小行星的命名也会产生全新的“星文化”。我举个例子,我们当地的政府部门将 “南京好市民”的称号授予对南京有特出贡献的人士。同样,未来对“星文化”做出贡献的人,也可以授予“荣誉星民证”,让更多人对探寻星空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 杨捷兴

小行星上有什么?

一般来说,在石质小行星的构成中,20%以上是金属。有的小行星上富含铁镍,有的甚至富含贵金属。 杨捷兴

紫金山天文台在小行星探测研究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职责呢?

我们紫金山天文台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守护地球的安全,严密监测近地天体、近地小行星。近地小行星既可能对地球构成危险,又有利于进行行星探测。当它飞至距离地球较近的位置时,有利于我们探寻它的奥秘,甚至是开采它的矿藏资源等。 杨捷兴

谁是中国小行星命名的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紫金山天文台的第一任台长张钰哲是中国小行星命名的第一人。1928年,彼时正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留学的中国青年学者张钰哲发现了一颗新小行星,国际小行星中心先将这个新小行星临时编号为1928UF,随后又给以第1125号正式编号,并敦请发现者给以命名。满怀爱国情怀张钰哲,决定将(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星(China)”。
当张钰哲学成回国之后,受制于当时国内的观测条件,这颗“中华星”久未被人们观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时任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的张钰哲,为发展中国的天文事业规划了发展蓝图,作出了巨大努力。他呕心沥血,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亲手修复了紫金山上60厘米返射望远镜,他的第一个心愿就是要把丢失已久“中华星”找回来。
1957年10月30日,张钰哲和他的学生张家祥用这台刚修复不久的望远镜彻夜观测,发现了一颗新小行星,轨道计算出来后发现其与1928UF的轨道有许多相似之处。于是国际上破例用这颗小行星替代原先的(1125)“中华星”。最戏剧性的是,在1988年,原来的(1125)“中华星”失而复得,这颗编号为第3789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国星(Zhongguo)”,与“中华星”交相辉映。这一波三折的追星历程,它的背后体现了我们国家天文观测科学日新月异的变化。 杨捷兴

人类为什么研究小行星?

小行星的发现,对于研究太阳系天体的起源和演化有着重要意义。以我们生活的地球为例,地球是八大行星之一,我们作为天文学家,要了解地球的诞生、演化和未来发展。但地球经过长期的演变,原始的物质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已不复存在。而小行星的体积小,保存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最原始的物质,有助于对天体起源的研究。
小行星对于研究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也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于地球上水的来源、生命的来源,目前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科学家曾在小行星的碰撞残骸上发现古老生命存在的痕迹,这说明小行星是进行物质取样的较好选择之一,它也有助于研究生命物质的演化过程。
小行星还是非常宝贵的小型矿物资源,对未来太空资源开发等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未来,人类有可能实现到太空开采小行星的资源的愿望。我们再延伸地试想一下,如果能够利用小行星自身的资源建设航天站或通信平台,实现自主开采提炼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会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
上一篇 : 王升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火石寨乡石山村第一书记 脱贫路上有信心不拖后腿!
下一篇 : 董明珠 当好“六稳”“六保”排头兵 自主创新托起中国“智”造梦

中医名人>>更多

乡村振兴在行动|

走遍中国网...

智慧大脑显本领

走遍中国网...

生态环境部:“十

走遍中国网...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