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交流 > 人物访谈
人物访谈

郑晓静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晓静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 2024-10-30
  • 来源:

近年来,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扎实做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坚持做大做优市属金融产业的过程中,稳步发力具有重资产特色的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力争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做出新的贡献。日前,兴泰控股党委副书记、总裁,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晓静就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汇聚长三角“金融+科技”特色产业等相关话题接受新华网专访。 精彩观点 新华网

合肥滨湖金融小镇是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您认为小镇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郑晓静

聚焦合肥科创优势和人才优势,升级发展‘金融+科技’特色产业,成为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

聚焦合肥科创优势和人才优势,升级发展‘金融+科技’特色产业,成为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 合肥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但目前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不足,金融业仍集中在银政保等传统领域,基于数据科技为底层架构的各类新型金融业态发展有限,尚未形成有特色、差异化的发展模式。一直以来,合肥的金融机构较为分散,没有真正形成规模效应。放眼城市版图,也缺少一个与城市体量相匹配的金融聚集区。

有基于此,合肥滨湖金融小镇以“金融+科技”为特色产业定位,将从功能上与合肥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构筑“双翼”呼应之势,重点围绕第三方支付、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智能风控与征信、金融技术服务等主要细分领域,大力推进链式招商、精准招商,促进金融创新业态集聚发展,以此推动传统金融后台产业向高端金融科技产业延伸。

我认为,合肥滨湖金融小镇有以下这些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合肥滨湖金融小镇聚焦合肥科创优势和人才优势,将在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基础上,升级发展“金融+科技”特色产业。小镇未来将是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这样的定位不仅符合产业发展的潮流,也是区别于全国其他同类金融小镇的一张特色名片。在科技金融方面,小镇将通过银行、证券、保险、股权投资基金等一体化投融资业态集聚,针对科创企业融资“补链”;在金融科技方面,小镇内的金融科技研发中心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培育和引入金融科技企业,推动传统金融业务科技化、智能化、互联网化,加快金融转型升级。

二是区位优势。滨湖金融小镇位于滨湖新区与老城区的“黄金分割点”,距离省行政中心仅2.5公里,距离巢湖3.3公里。毗邻中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合工大智能院,人才资源极为丰富。小镇距离高铁南站仅6公里,城市快速路网密布,在建的地铁5号线、规划中的地铁7号、11号线途经小镇,综合交通体系四通八达。

三是生态优势。滨湖金融小镇南望八百里巢湖,东依20平方公里大圩4A级景区、10平方公里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两道永久性生态屏障,西临合肥的“中央公园”――骆岗生态文化公园。十五里河景观带、南淝河湿地、卓越溪等河流水系环绕小镇。参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编制小镇旅游、绿化、景观规划,仅水域、绿化面积就占到规划总面积51%以上,真正营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空间。不可多得,更难以复制的生态底板,将为小镇集聚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奠定坚实后盾。

四是机制优势。创新实施投资联合体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联合公司集合了四方股东的优势资源和先进经验,成立了“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管理有限公司”,将为入驻的金融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 新华网

都说产业集聚是特色小镇的灵魂,合肥滨湖金融小镇是如何谋划汇聚特色产业的呢?

郑晓静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重点布局‘五大中心’实现‘四大功能’。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重点布局‘五大中心’实现‘四大功能’。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区域。2019年8月,合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合肥市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其中明确要求,将依托滨湖金融小镇等一批金融产业项目,积极引进长三角银行、保险、基金、期货、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合肥设立区域分中心,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升级、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聚焦合肥科创优势和人才优势,金融小镇将升级发展“金融+科技”特色产业。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金融小镇将重点布局金融资本集聚中心、投资基金集聚中心、资本市场服务中心、金融科技研发中心、金融人才服务中心“五大中心”,建成后将实现投资融资、综合交易、人才集聚、技术服务“四大功能”。

为前瞻布局“金融+科技”特色产业,早在2019年3月,合肥滨湖金融小镇便首开全省之先河,为集聚金融科技产业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这份由包河区政府正式印发的《滨湖金融小镇促进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试行)》,将从“落户奖励”“发展奖励”“人才奖励”“创新奖励”“政务服务”等五个维度配套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的奖补政策。不仅如此,包河区每年还将拿出300万的财政资金在金融小镇设立“金融科技创新奖”,以金融科技场景应用为导向,每年重点支持不超过10个具有较大影响范围和典型意义的金融科技业态创新及应用案例,同时遴选不超过10家具有一定规模、增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金融科技“瞪羚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为企业在企业融资、财政奖补、发展空间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

全面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率先落地全程代办制。筑巢引凤,以最多跑一次的效能,聚拢一批龙头、领军企业。截至目前,已有安徽省首支政府引导基金――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46家企业在小镇落户,资本管理总规模逾157亿元。

金融小镇在汇聚“金融+科技”特色产业的过程中,也非常注意人员的专业化培养,要求公司全体员工加强产业知识学习,尤其是金融、金融科技行业知识,真正做到“研究型招商”,厘清招商企业需求和痛点;要树立平台思维,力求招引龙头、标杆企业,借助平台的力量,深度挖掘背后的产业链资源,高端人才资源;要严守风险底线,统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细致研究谋划入驻企业的源头风险把控,出台科学有效的企业入驻风险排查流程,以及产业运营激励机制;深度提升内部管理,公司内部要结合“制度执行年”活动,规范制度,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营造“做成事,培养人”的良好环境,同时谋深谋细园区管理,努力提升运营品质,提升入驻机构满意度。 新华网

请您谈谈合肥滨湖金融小镇未来的发展愿景。

郑晓静

启汇产业,继往开来;共筑新城,其兴可待。

启汇产业,继往开来;共筑新城,其兴可待。 “长三角金融新坐标,国际化生态未来地”是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的愿景定位。发展路径分为2018-2021年的初期、2022-2025年的中期、2026-2036年的远期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通过产业招商引资的全面推进、小镇创新载体的构建完善、金融科技产业的有效培育、小镇配套设施的基本完成,实现产业集聚、形象成势;在中期阶段,通过产业专业服务能力的强化、金融科技人才的聚集、科技孵化创新成果的丰富、国际交流平台的全面搭建,实现特色确立、品质成型;在远期阶段,通过高端服务业小镇的示范引领、金融产业生态圈的构建完善、品牌及管理运营经验的成熟、产业规模及领域的迅速扩大,实现高端引领、效能辐射。

启动建设安徽省级金融类特色小镇,对于合肥市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对丰富区域金融供给,对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意义重大。随着启动园区的盛大开园,小镇也将进入“从建到管”的关键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兴泰力量”,矢志将小镇建成一座生态丰富、环境优美、资源集聚的城市新坐标。

开放、创新的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将践行“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理念,贯彻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要求,构筑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产业承接主平台,成为撬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支点,引领安徽特色小镇培育发展的新标杆,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合肥新名片。

合肥滨湖金融小镇启动园区不日(8月29日)将正式开园,定位小镇“联结之核”,将打造小镇客厅,重点建设展览展示中心、金融文化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及机构集聚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金融产业“集聚地”、金融文化“活动区”、合肥城市“新客厅”。全面竣工的启动园区,已将它靓丽曼妙的轮廓呈现在世人面前。悠悠碧空,片片云帆,倒映在园区深蓝色的幕墙上,就如同一扇扇面向新世界的穿越之门,漫步在小镇也非常令人惬意。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展望,我想概括为――启汇产业,继往开来;共筑新城,其兴可待。
上一篇 : 庐州最美教师聂宗进去世 进ICU前一刻还在批改作业
下一篇 : 结缘新闻 于南粤生根发芽

中医名人>>更多

乡村振兴在行动|

走遍中国网...

智慧大脑显本领

走遍中国网...

生态环境部:“十

走遍中国网...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