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 | |
刘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
精彩观点 ![]() 新华网: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其发展和创新模式产生哪些变化?![]() 数字化转型,是国家的经济需求,特别是对传统能源行业更为重要。目前来看,加快数字化转型是能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但现在我们还面临很多挑战,包括对数据的治理、理解,对数字资产化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数字化转型是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也是在建成覆盖全要素、全方位、全产业,支撑各领域业务创新的管理中的重要体现,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源头上做起,数据采集、存储、应用、质量管控,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平台的建设等等。 当前,对一些新兴企业来说,它的基础比较好,数据管控质量相对较高,而对于传统的工业企业来说,难度比较大。未来,需要我们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在体制建设过程中相互适应。我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在试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通过适应技术迭代,一定会成为企业发展、创新的驱动力,只有通过数字化转型,才能使数据创新力提升的更快、更准,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 ![]() 新华网:科学化的管理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并解决发展中的“真问题”?![]() ![]() 新华网:请您介绍下此次荣获管理科学奖的“持续融合”创新管理模式,以及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应用成效?![]() 持续融合,主要是长效整体协同。长效的概念就是老技术要“常用常新”,例如现在做一个科研创新项目,需要新型技术不断扩展和生产需求不断改变,打造价值,创造新高地,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协同发展有交叉学科的协同、人和人之间的协同、人技术与管理的协同,技术管理在上升的过程中,区分于管理上升和技术上升,会出现一个交叉点,而这个交叉点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管理模式或改变我们的技术方式。我们通过不断的在管理模式上、技术模式上的改变,把一些协同的研究方法完整体现,使管理更高效、更精准。 ![]() 新华网:“持续融合”创新管理经验在落实“双碳”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 新华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对数字化和碳中和等新需求和挑战?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跟上和应对这些新趋势的?![]() 从整个工程管理来说,我们国家的大项目的技术发展,包括系统工程、交叉学科,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也是始终贯彻工程方法论、工程哲学、工程知识论等等,对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管理能力建设非常重要。在新时期下,通过数字化来解决问题,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数字化转型,使问题认识更加清晰,工程更加高效、精准。与此同时,工程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要不断的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比如数据治理体系、建立生态工程管理、新数字化生态,这些都是靠工程管理支撑推动。 目前,中国工程院正在研究工程管理生态问题,包括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公共管理的几个挑战。中国工程院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我想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展。 | |
上一篇 : 探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泾河流域的商周记忆 | |
下一篇 : “现代新国企”系列谈 |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