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新闻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本科学业导师制度大有作为

本科学业导师制度大有作为

  • 2019-12-31
  • 来源:
本科学业导师制度大有作为 2019-12-31 08:20:44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关注新华网 微信 微博 Qzone 0 评论

漫画/陈彬

“在学业发展上,导师是我这个‘小白’在科研路上的引路人。”秦梓杰是北京科技大学的大二学生,自去年踏入大学校门起,他就有了自己的“全程导师”――同一学院的讲师冯凯。过去一年,他和导师交流频繁,不仅收获了学业和生涯规划方面的建议,还在导师指导下参与了科创项目。前不久,北京科技大学举办了一场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研讨会。据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介绍,本科生导师制贯穿大学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开,为每名本科生配备导师,覆盖学校全部院系和所有专业。

去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相关意见》就提出,要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让符合条件的教师帮助学生制订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和研究生导师制的功能有所不同,研究生导师制主要通过导师和学生一起做科研,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能力,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则是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引导。要发挥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的作用,前提必须是学校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玩命中小学,快乐大学”的现象,不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失去奋斗的目标,变得迷茫,有的甚至“醉生梦死”,而这和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是有关系的。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大多被(老师、家长)规划、管理,一旦离开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就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了。而大学实行学分制管理,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心要求更高,问题也就暴露出来。

针对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管理方式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有的高校对大学生采取高中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学生统一早自修、晚自修,还要点名,不少学生对此不满,质疑学校是按管高中生来管大学生,而学校也“很无奈”:不这样管,学生就废了。

真是这样吗?如此管学生并非长久之计,他们终究要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独立生活。更合适的办法,应该是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规划能力。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的用意即在此。学业导师不是替代学生做学业规划,而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兴趣,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制定计划去实现发展目标,在实施计划时,不断调试、反省,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很显然,建立这样的学业导师制度,需要学校遴选有经验的导师,并引导导师投入时间、精力和学生交流、谈心。这和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一起,形成课堂内外重视本科生教育的格局――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这是从学科知识教育角度重视本科生教育;为每个本科生配学业导师,这是从学生全面成长、生涯发展角度重视本科生教育。为此,要求高校改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把给本科生上课,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作为教授的重要工作职责,矫正之前存在的“重学术研究 轻教育教学”的问题。(冰启)

+1 学业本科生教育学分制管理本科生导师制导师指导 【纠错】 责任编辑: 郭亚丽
上一篇 : 2019年高校人均快递78件 武汉成都南京高校快递最多
下一篇 : 四部委:小卖部将逐步退出中小学校园

中医名人>>更多

乡村振兴在行动|

走遍中国网...

智慧大脑显本领

走遍中国网...

生态环境部:“十

走遍中国网...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