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课:《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素养与传播策略》首期收官 | |
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课:《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素养与传播策略》首期收官
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课:《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素养与传播策略》首期收官新华网北京12月25日电 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课《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素养与传播策略》暨“南开新闻传播大讲堂”系列讲座12月22日举办,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亚东教授做了题为《媒体融合视域中的传播能力建构》专题讲座。截止目前,南开大学文这门“名师引领“通识课已成功举办13次专题讲座及2次专项研讨,6位主流新闻媒体现任或原任总编辑、7位传播学家组成的名师阵容在南开同上一门课,共同推动新闻与传播学院首门“名师引领”通识课顺利结课收官。
授课现场 “名师引领”通识课是南开大学为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推出的一类“重磅”通识选修课程,设置初衷是邀请学科领域的顶级专家走进南开校园亲自授课,让初入大学校园的本科生与院士名师面对面,在大师学问精神的引领下拓宽视野、启迪心灵、孕育理想,树立远大志向,追求卓越人生。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在出席《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素养与传播策略》课程首讲致辞时指出,“‘名师引领’课程是南开大学面向新百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希望聚天下名师于南开,聚优质教学资源于学生,共同探讨学问、传播知识,助力学生的成长。”
曹雪涛出席课程首讲并为名师颁发聘书 今年初,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学校大力支持、教务处统筹指导下,积极推进“名师引领”通识课的设计与论证。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刘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新华社原副社长周锡生、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孙尚武、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喻国明、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肖黎明、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亚东等十余位学界专家与业界名师先后做客大讲堂,围绕新闻传播史论、媒体转型升级、讲好中国故事、国际战略传播、传播技术伦理等热点问题为本科生带来视角多元、思想深刻、把脉前沿的精彩讲座并与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对话,对于学生提升政治素养、专业素养、科技素养、数据素养,培养新时代需要的新闻素养起到了引领作用。 2020年11月,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指导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正式启动。今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宣部办公厅、中国记协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建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大讲堂的重要意义,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健全大讲堂长效机制,推动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南开新闻传播大讲堂”是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践行与落实“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南开版本、南开实践,系列高端讲座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与积极参与,共有来自全校29个学科专业的122位本科生选修课程,另有一批本硕博学生、教师旁听课程。研修课程的学生们表示大讲堂拓宽了学术视野、加强了跨学科互动,通过名师大家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权威授课,感受到了新闻传播的学科魅力。 作为南开大学迈入新百年之后成立的首个专业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探索新文科建设的新思路。《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素养与传播策略》是学院开设的首门“名师引领”通识课,新闻与传播学院也在积极推动大讲堂形成制度化,建立起长效机制。 刘亚东介绍,新一轮“南开新闻传播大讲堂”已经筹备完成,下一期“名师引领”通识课《弘扬长江精神 守护新闻理想》将邀请中国新闻界最高人物奖――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为学生授课,通过大师精神引领,名家思想启蒙,实现弘扬长江精神、守护新闻理想的目标。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 】 | |
上一篇 : 引领孩子走进科学的“启明星” | |
下一篇 : 2022 留学之路该怎么走 |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