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新闻 >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

乱象频发 无人货架再洗牌

乱象频发 无人货架再洗牌

  • 2018-05-19
  • 来源:
乱象频发 无人货架再洗牌 2018-05-19 09:11:50 来源: 北京日报

今年以来,无人货架领域一直动荡不安,继年初七只考拉、猩便利被传裁员后,近日,果小美也开展了大范围裁员,每日优鲜便利购则被曝出拆解竞争对手的货架。乱象频发的背后,折射出无人货架企业盲目扩张后面临的压力与焦虑。如今,新一轮的洗牌已经开始,有的收缩战场,有的另寻出路,仅存的头部玩家们也纷纷谋求转型,为自己争取更多自我造血能力。

网点争夺战曝竞争焦虑

最近,每日优鲜因被指无序竞争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小e微店方面表示,4月25日,每日优鲜天津地区员工假冒小e微店员工,进入客户办公区域,将小e微店冰箱和货架等设备、商品运走。对此,每日优鲜回应称,每日优鲜便利购员工是在获得客户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协助执行。

虽然双方各执一词,但这样的风波在无人货架领域并不少见。在脉脉职场社交平台上,关于无人货架企业恶性竞争的爆料频繁出现。有无人货架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无人货架点位之争十分激烈,“几家货架出现在同一个办公室是常态,经常想办法把竞争对手挤走,有时还爆发冲突。”

去年开始,无人货架站上了新风口,先后迎来至少50多个玩家。“当时大家都看到了近场零售的机会,无人货架可以让用户方便地买到商品,用户也可以在平台上有很好的留存。”小e微店CEO荣光表示,经过一年的发展,不少企业发现,单纯的点位扩张已经难以支撑企业继续发展,企业开始放弃货损高的网点,转向对优质网点进行争夺,从而引发不良竞争。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无人货架看似入局难度低,但实质上其对物流、供应链和精细化运营的要求极高。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无人货架快速扩张,忽视已有点位的后续经营巩固,导致供大于求、管理困难、盈利受阻等问题乱象丛生,这些现状使得无人货架风波不断。

资本裹挟致盲目扩张

经历一年的疯狂扩张后,如今,一些无人货架选择主动收缩战场。近日,果小美开始了大规模裁员,据知情人士透露,果小美全国范围内计划裁员2000多人,果小美合伙人金平近日也已离职加入UU跑腿。果小美回应称,将探索由“自营的重模式”升级为“与第三方联合运营以及区域合伙人制的轻模式”,未来会发力基于办公室场景的云端电商业务。记者从七只考拉内部了解到,七只考拉从上周开始,便停止了对各个无人货架点位的补货,此前铺设的智能货柜也被撤回。

一位接近果小美的业内人士表示,无人货架最大的问题,是一直被资本裹挟着向前跑,“资本要看数据,有的企业以单纯获取网点数量为主要目的,一旦没有了资金来源,企业就处于被动状态。”

据统计,到去年年底市场上至少有超过50个无人货架玩家入场,其中获得融资的玩家近30家,行业总融资金额已超过40亿元。但在盲目的跑马圈地和“烧钱”大战中,不少企业的运营成本远远超出了实际能力。

困扰无人货架的另一个痛点,则来自于对人性的考验。尽管许多无人货架企业对货损率讳莫如深,但据七只考拉内部人士透露,一些无人货架的平均货损能达到50%,除了货架上的商品丢失,在仓库以及补货环节,货物丢失现象也很严重。“丢得很可怕。”他感叹。

于是,无人货架经常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货架上的商品在不付款的情况下被拿走,但后台并未显示有商品减少,这使得无人货架无法及时补货。多数无人货架企业都依赖第三方物流平台补货,这也让企业难以对补货环节实现有效控制。

下半场比拼精细化运营

一直以来,都有人质疑无人货架是伪需求。在荣光看来,对于办公室场景来说,无人货架属于成本最低、体验最佳的零售业态,可以支持多个人同时选货购买,减少排队。他认为,虽然行业动荡,但无人货架的市场空间还很大,仅北京地区的市场容量就在3万到4万个网点,但目前只拓展了市场空间的10%。“如果单纯为了快,忽略网点质量、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没有任何意义。”他表示,从去年起步开始,小e微店只选择人员规模大于100人的封闭场景。

在曹磊看来,无人货架的竞争,本质上还是零售的供应链和人性的竞争。“如果说无人货架的上半场是点位大战,那下半场无疑是精细化运营。除了抢占布点以外,要想维护下去必须要打造一个强大的供应链体系,降低商品损耗。”他说,在无人零售领域,铺设点位仅是开始,能否低成本高效率提供服务才是发展的关键。

目前,一些头部玩家开始基于办公场景进行业务延伸。据了解,小e微店将在办公室场景下横向扩张,除了零食饮料,还将提供低温商品、咖啡饮品,甚至餐食生鲜,满足白领的多方面需求。同时,会将场景纵向延伸到社区和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猩便利已经开始测试办公室订餐跑腿业务,并考虑将部分货架替换为智能柜,目前还在测试阶段。

曹磊表示,随着整个无人货架行业都在加大智能货柜的研发和布点,加上人脸识别和移动支付支撑的低货损技术解决方案,无人货柜进军更多场景将成为可能。(记者 马婧)

【纠错】 责任编辑: 冉晓宁
上一篇 : 5月19日滴滴顺风车恢复了业务,以后车主接单前要做人脸识别
下一篇 : “高精尖”产品集体亮相气象科技展 我国气象科技发展取得新突破

中医名人>>更多

乡村振兴在行动|

走遍中国网...

智慧大脑显本领

走遍中国网...

生态环境部:“十

走遍中国网...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