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不再愁 莫干山爱神谷6人“战队”把竹山变成“天然氧吧” | |
“靠山”不再愁 莫干山爱神谷6人“战队”把竹山变成“天然氧吧”
![]() ![]() ![]() 过去是“靠山愁”,如今是“靠山赚”,“靠山”不再愁。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莫干山,有一个叫“爱神谷”的地方,在乡村振兴的宏大战役中,由王洪良、王国强、王满堂、王建国、何森海和项亨旺6人组成的“战队”,打造爱神谷文旅项目,还使600亩的竹山焕然一新,变成旅游者的“天然氧吧”,如同两条并行脉络,既让土地重焕生机,更让世代守山的竹农实现身份蜕变,从“靠山愁”变成“景区人”,交织出“生态向好、百姓增收、游客尽兴”的鲜活场景。 ![]() 2019年,竹山活化工程开启,从当地竹农手中,陆续租赁下600多亩长期荒废的山林。彼时的竹山满是颓态:成片竹子枯萎倒伏,残竹断枝堵得林间难通行,不仅生态价值流失,更让靠竹为生的竹农没了盼头。“这山荒了快十年,以前还能砍竹换钱,现在连脚都踩不进去。”不少竹农唉声叹气,只能靠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 ![]() 为唤醒这片山林,“战队”不断投入人力,开展数年精细化打理:清理枯竹杂枝,修整冲垮的步道,连台阶缝隙的杂草都仔细拔除;更注重生态保护,特意保留竹下野生茶树与中草药材,春末夏初时,翠绿竹林间冒出鲜嫩茶芽,车前草、金银花、薄荷、黄精、银杏草、绿叶桑等草药小苗沿路生长,成了“一步一景”的生态画卷。 ![]() 随着竹山焕新与爱神谷成型,竹农们迎来新转折——纷纷变身“景区工作人员”。熟悉山林的当“竹海向导”,带游客认草药、识茶树;细心的做安全员,在溯溪区提醒游客防滑;热心的守在“小三亚”沙滩旁,帮游客协调设施。“现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挣四五千,还能照顾家人,比外出打工踏实多了!”一位负责保洁的竹农笑着说,胸前的工作牌擦得锃亮。 ![]() 如今的竹山已成“天然氧吧”:竹林沙沙作响,野茶散发清香,山雀重返筑巢,成了爱神谷旁的自然秘境。游客来此,既能沿步道享竹海惬意,又能听竹农向导讲草药知识。去年秋天,杭州游客小林带孩子游玩,孩子蹲在地上观察草药小苗,兴奋地说:“原来竹林里有这么多‘治病宝贝’,叔叔讲得比课本有趣!” ![]() 爱神谷的蜕变,正始于王洪良等6人的“敢想敢干”。2019年,民宿业主王洪良召集5位同村人组成团队,先盯上山间废弃土路。他带头凑了十几万元,伙伴们也拿出积蓄,敲定“七彩步道”方案——用七种颜色塑胶铺就路面,像彩色丝带缠绕山腰。步道刚完工就成“网红”,游客驱车来打卡,博主拍视频传播,“爱神谷七彩步道”名气渐远。 ![]() ![]() ![]() 随后,6人团队又从宋代爱情故事中寻灵感,改造村旁废弃山塘水库。当时水库积满淤泥、杂草过人,团队无设计经验就对着网红景点画草稿,资金紧张就凑钱找资源,靠人力扛沙搬石,最终将其打造成有碧水沙滩的“小三亚”。2023年5月,爱神谷一期营业后迅速走红,周末游客爆满。“先打卡七彩步道,再去‘小三亚’玩水,一天不够玩!”苏州游客陈女士特意带家人来度假。 ![]() 水库治理前 ![]() 水库治理后 后来,景区又拓展竹海步道、溯溪项目,将七彩步道、爱神谷与整治后的竹山连为一体,游客可无缝体验浪漫“沙滩”与清幽竹林。 ![]() ![]() ![]() 而穿梭在景区的竹农工作人员,成了独特“风景线”——他们熟山路、懂植物,用朴实热情传递爱神谷的温度,让“文旅+生态”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马幼麟 米鹿 文、摄 | |
上一篇 : 【文化风景】琴声走遍上海,72岁“老克勒”组乐队,“资深少年”腔调浓 | |
下一篇:没有了 |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